《舍利弗!如彼長者,見諸子等,安隱得出火宅,到無畏處,自惟財富無量,等以大車,而賜諸子,如來亦復如是》
大白牛車:佛乘也。
白牛:膚色清潔,形體美好,有大筋肉之力,行步平正安隱,其快速的成度有如風吹。
佛智為一切有情當中最為優勝,是有着最美滿,最完整,不休不息,是所有車乘中載物之勝,且自身沒有半點短缺,不會於中途退轉,不達目的地絕不休止。此是佛陀降世之一大事因緣,如以大白牛車牽引的珍奇美妙之車,其大精神專為全體眾生着想,不自不私,不偏不倚,平等普濟!
其實白牛車(菩薩道)已堪担大乘之法,為何佛陀還要拖出大白牛車呢!這就是法華經的美妙特色之處!法華經不止要我們學、行菩薩道,是要叫人要貫徹始終,努力於佛道,不至佛道絕對不休,其精神之偉大,其構造之特色,是其他經典望塵莫及!故怎麼修練,怎樣救度眾生,如有一念休息,稍一修止,即不能和符法華經裡面所說之義的了!
長者平等的賜與諸子珍貴的寶車,尤其是以大白牛車挽引的車,佛陀也是一樣的以絕對的真理教化救度一切眾生!
(參考:悟慈法師,妙法蓮華經講話)
Tuesday, December 18, 2012
譬喻品第三 (3.5) 牛車
《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,如來知見、力、無所畏,愍念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,名為摩訶薩,如彼諸子,為求牛車,出於火宅》
牛;安忍而運載,不辭勞苦,默默勤勞也!
大乘的教理,也是菩薩所學之道。菩薩以佛陀所作為標本。
菩薩所求的智慧是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,皆是佛馱的智慧之異稱。
一切智: 知道一切事物之真實的性質之力。
佛智: 覺察一切事理之力,是無漏當中之最高無上者。
自然智: 本來就具有之自然而然的智慧,不是外來或新與之物,是將本有的發揮盡致而已。
無師智: 不是由師而來之智慧,師雖然教導我們,然而智慧並不是當師者可以賜於人的,師 是開一條路徑之緣者而已,要靠吾人自身具有之力,將它顯現出來,是種超然自覺之智慧。
如來之智見: 佛陀對於萬事萬物之正智正見,也就是認知識見到一切眾生以及一切物質之真實相面。
菩薩所修的行就是如上所說的佛陀所具有之一切,朝這一方向去精進。
佛陀行的是什麼?佛是以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,如果學佛,即應學到佛行---憐憫一切眾生,救度一切眾生,利益一切眾生,要有悲天閔人之心,要盡其畢生之力去努力。這是有相互為因,互相為果的因果關係在,因為想求佛陀之智慧,須救度一切眾生,想救度一切眾生,即須具有佛陀之智慧。眾生救度之成既是吾人求到佛陀智慧之一天!這實大乘之行,是大菩薩之行!
(參考:悟慈法師,妙法蓮華經講話)
牛;安忍而運載,不辭勞苦,默默勤勞也!
大乘的教理,也是菩薩所學之道。菩薩以佛陀所作為標本。
菩薩所求的智慧是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,皆是佛馱的智慧之異稱。
一切智: 知道一切事物之真實的性質之力。
佛智: 覺察一切事理之力,是無漏當中之最高無上者。
自然智: 本來就具有之自然而然的智慧,不是外來或新與之物,是將本有的發揮盡致而已。
無師智: 不是由師而來之智慧,師雖然教導我們,然而智慧並不是當師者可以賜於人的,師 是開一條路徑之緣者而已,要靠吾人自身具有之力,將它顯現出來,是種超然自覺之智慧。
如來之智見: 佛陀對於萬事萬物之正智正見,也就是認知識見到一切眾生以及一切物質之真實相面。
菩薩所修的行就是如上所說的佛陀所具有之一切,朝這一方向去精進。
佛陀行的是什麼?佛是以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,如果學佛,即應學到佛行---憐憫一切眾生,救度一切眾生,利益一切眾生,要有悲天閔人之心,要盡其畢生之力去努力。這是有相互為因,互相為果的因果關係在,因為想求佛陀之智慧,須救度一切眾生,想救度一切眾生,即須具有佛陀之智慧。眾生救度之成既是吾人求到佛陀智慧之一天!這實大乘之行,是大菩薩之行!
(參考:悟慈法師,妙法蓮華經講話)
Monday, December 10, 2012
譬喻品第三 (3.4) 鹿車
《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慇懃精進,求自然慧,樂獨善寂,深知諸法因緣,是名辟支佛乘。如彼諸子為求鹿車,出於火宅。》
自然慧即我們本具之慧力。慧和智之差別如下:
智 : 善普照差別面之力;照見有而不着有。
慧 : 照見無差別方面之力。
無差別 : 平等,是真空之理。
空 : 萬物之真實相,是打破執着有而顯出之面,但亦不執着空,是知道一切本來就是自然之 理,是究到事物之緣。
自然慧 : 此乃與生具來,不是佛或天人等所作之物。
辟支佛乘 : 緣覺乘
樂獨善寂 : 喜獨自住於寂靜的境界。
寂 : 非寂寞也,不因譏而怒,因讚而喜,不受世間一切之影響。
自然慧即我們本具之慧力。慧和智之差別如下:
智 : 善普照差別面之力;照見有而不着有。
慧 : 照見無差別方面之力。
無差別 : 平等,是真空之理。
空 : 萬物之真實相,是打破執着有而顯出之面,但亦不執着空,是知道一切本來就是自然之 理,是究到事物之緣。
自然慧 : 此乃與生具來,不是佛或天人等所作之物。
辟支佛乘 : 緣覺乘
樂獨善寂 : 喜獨自住於寂靜的境界。
寂 : 非寂寞也,不因譏而怒,因讚而喜,不受世間一切之影響。
譬喻品第三 (3.3) 羊車
《舍利弗!若有眾生,內有智性,從佛世尊,聞法信受,殷懃精進,欲速出三界,自求涅槃,是名聲聞乘,如彼諸子為求羊車,出於火宅。》
悟慈法師說:羊不後群,故以羊車譬為聲聞之獨善。
聲聞乘雖是從聽聞佛法而悟道,但首先他內心要有智性,要不然他聽了法也是不了意的。智性就是堪受一切法,堪接納一切法,心理已趣向真理,已發心肯努力精進,有了清醒之理智,這樣,他才能做到殷懃精進。
聲聞乘因聽到有羊車可玩,才能及時從火宅裡逃出來。逃離火宅意出離三界,此出離的首要條件為離欲,即離開世間之欲望,離開世間的煩惱也!
因此,佛陀的教訓為將心理改正。
悟慈法師說:羊不後群,故以羊車譬為聲聞之獨善。
聲聞乘雖是從聽聞佛法而悟道,但首先他內心要有智性,要不然他聽了法也是不了意的。智性就是堪受一切法,堪接納一切法,心理已趣向真理,已發心肯努力精進,有了清醒之理智,這樣,他才能做到殷懃精進。
聲聞乘因聽到有羊車可玩,才能及時從火宅裡逃出來。逃離火宅意出離三界,此出離的首要條件為離欲,即離開世間之欲望,離開世間的煩惱也!
因此,佛陀的教訓為將心理改正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