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句偈是來自壇經裡達摩祖師曾留下的偈語:「吾本來茲土,傳法救迷情,一華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。」 一花,指的是初祖達摩一脈相傳的禪旨;五葉,則是惠能後,禪宗開花結果為臨濟、曹洞、偽仰、雲門、法眼五個宗門。
(2)禅法,本来就是很活潑,生动的。比如說壇經裡有一段說到五祖在三更时分,把衣缽傳給六祖慧能法師時,當時他才24歲,而且,尚未出家。傳法後,五祖要六祖馬上逃離。五祖一直送六祖到九江驛,讓他上船,而且自己把櫓搖船。六祖說:『和尚請坐!弟子應該搖櫓。』
五祖說:『應該是我度你。』
六祖回答說:『迷的時候由師父度,悟了就要自己度;度的名稱雖然一樣,但它的用處不一樣。我生長在偏遠的地方,講話的語音不正,承蒙師父傳授心法,現已開悟,只應自性自度。』
五祖說:『是的!是的!以後佛法要靠你弘傳。三年以後,我就要示寂,你要珍重,一直向南走,也不要急於說法,佛法是很難興盛起來的。』
讀到這,我對五祖保護弟子的種種行徑,無不感動!也對六祖的『迷時師度,悟時自度』的那種灑脫和堅定,震撼的不能自己。
開悟本來不易,明心見性更難!凡夫如我,何日方能破繭而出?何時才見性?
(參考:六祖壇經講話 - 星雲大師)
開悟本來不易,明心見性更難!凡夫如我,何日方能破繭而出?何時才見性?
(參考:六祖壇經講話 - 星雲大師)
六祖慧能是中国人的佛。一句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"就开悟了!他展现出来的中国禅修法门只有三个名词.,就是“无念”、”无住"、“无相"。整部六祖檀经的心要就是以上三个名词可以概括了!
ReplyDelete要如何明心见性?对凡夫的我是一生一世的功课,假如不识本性,学法无益。就算去了极乐世界也要见性修行才能成佛。
迷的时候师父渡我,悟了以后我自度.可惜名师难求,惟有靠听经闻法来度我。五祖渡六祖过河时说了一句“有情来下种,因地果还生.无情既无种,无性亦无生"
我未开悟,无法悟到无情、无种、无性、无生的境界。愿开解!
明师难求,善知识难遇,睡觉去!
ReplyDelete睡觉就睡觉,吃饭就吃饭!
ReplyDelete悟到真如本性(清净自性)那是太伟大的工程了。只要我们悟到一点点,随时随地把自我看淡一点,看轻一点,烦恼就大大减少,这在生活上就很好用了,也许用不完了。
ReplyDelete圣严法师表示,禅的目的就是增加智慧,有智慧就少烦恼,少烦恼就快乐,所以禅法让我们生活得更愉快。
凡夫的我吃饭时不好好吃饭,胡思乱想;
ReplyDelete睡觉时不肯好好睡觉,对生活事务百般计较。
那像大珠和尚饥时就吃饭,累时就睡觉。。。